歡喜做志工 快樂大學習

2024-12-05 護法會報導

志工教育培訓課程

心道師父說,為大眾服務能莊嚴自己的心,豐富自己的資糧,從志工服務中培養「福」跟「慧」。累積成佛的資糧,大眾是我們成佛的養份,用慈悲、奉獻、服務的心與眾生連結。從承擔中提升自己,歡喜生命,在菩薩道上,必定能獲得諸多善緣。

志工教育培訓課程

靈鷲山從道場的維護,到法會、慈善關懷與普仁家訪…等,許多大大小小的事務與活動,皆有著一群「志工菩薩」以六項生活原則(一心、二愛、三好、四給、五德、六度),落實在志工服務中,不論是擔任不同組別的工作,或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在做喜捨的工作。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善緣,為了讓志工菩薩們有更正確的意樂與初發心,靈鷲山護法會總會分別於4月與11月針對已在區會服務的志工菩薩安排了志工教育(基礎及特殊)訓練課程,並邀請前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志願服務中心督導、靈鷲山慈善基金會陳世人副執行長,與靈鷲山護法會秘書長寶月法師為志工菩薩們做服務單位與內容的簡介說明與提策。

志工教育培訓課程

如何做志工呢?該有著甚麼心態呢?護法會秘書長寶月法師與志工們分享了許多自身的體會,分別以「常住觀、依教奉行、謙卑、不抱怨、不怕困難、不忘初衷」六點提策志工菩薩們;首先提到「常住觀」,常住是什麼?誰是常住?「寺、院、庵、堂」是常住,法是常住,我是常住,當你有常住的認同,你就會愛護它與保護它;接著說到「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歡喜納受,發心承擔,當我們安定時就不會起煩惱,便可獲得利益和安樂成就相依共存的彼此;「謙卑、不抱怨」寶月法師特別提到一直以來皆以「不抱怨、不比較」來自我修持,因為不比較就沒有是非與抱怨,團隊才會和諧;最後是「不怕困難、不忘初衷」順逆當前借境練心,訓練自己從承擔中提升自己,透過工作體會佛法,達到解行並重的效果,成就廣泛的學習才能進而提升志工的層次與品質。

志工教育培訓課程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真正的修行,就是自利利他以「 生命服務生命、生命奉獻生命、生命覺悟生命」,護法會秘書長寶月法師最後勉勵大家服務有分有形的服務與無形的服務,微笑也是一種無形的服務,結善緣再結法緣,菩薩道的修行才更臻圓滿。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