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勝利八十週年 靈鷲山助遠征軍英靈入祀忠烈祠








為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八十週年,國民黨於8月29日舉辦「歷史不散場: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八十週年的見證與省思」座談會,現場多位重量級人士與專家學者齊聚回顧歷史、致敬先烈。多位與會者感謝靈鷲山心道法師與僧團,於2014年8月協助國防部前往緬甸密支那,透過佛教超薦法會將英靈牌位迎回台灣,彰顯先烈捨身護國的壯烈精神。
開幕式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致詞,前總統馬英九、副主席連勝文亦親臨現場發表談話。多位嘉賓強調,抗戰歷史不僅是國家的共同記憶,更是凝聚世代、啟發後人勇氣的重要精神資產,呼籲社會各界正視並傳承這段血淚史。
座談會首場由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主持,主題為「帶英靈回家──從印度、緬甸到台北」。現場播放紀錄影音,重現迎靈過程與戰爭史料畫面交疊,令現場肅然動容。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在影音中指出,超薦遠征軍英靈「向國魂致上至高敬意」,意義殊勝;如同水陸法會中超薦無盡亡靈的悲願,象徵冥陽兩安,並祈願和平永駐人間。
靈鷲山宗委淨念法師於座談會中,分享親身經歷。他回憶隨同心道法師前往緬甸主持超薦法會時,天候驟變,「一陣風,一陣雨,乘風而來,天地同泣」,猶如蒼生悲泣,為國魂迎來回家的路,見證超薦滇緬遠征軍國魂的殊勝因緣。
他指出,心道法師身為緬甸出生的華人,對當地僑胞與國軍歷史有深厚情感,這場法會不僅安撫亡靈,更深深感動了當地僑胞。他強調,這段歷史對台灣極具啟示意義,也期盼這份恩德能繼續傳遞給後人。
與談嘉賓前駐印度大使翁文琪,以從外交與軍事角度分享觀察,補充歷史的多元面向。台企聯常務副會長白中琪則介紹九位抗戰老兵來台參訪的故事,並邀請王惠民上校等人共同討論,從不同角度呈現歷史的厚度與啟示。
主辦單位強調,遠征軍不僅是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歷史見證,更承載著兩岸共同的精神資產。在心道法師主法莊嚴的超薦佛事儀式下,將英靈迎回「家」安奉至忠烈祠受國人「享祭」,不僅讓先烈的犧牲被世代銘記,更提醒世人珍惜今日得來不易的和平。
文/李依如
圖/文獻中心、軍聞社
2014迎靈
回家的路 - 滇緬遠征軍英靈入祀忠烈祠
開幕式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致詞,前總統馬英九、副主席連勝文亦親臨現場發表談話。多位嘉賓強調,抗戰歷史不僅是國家的共同記憶,更是凝聚世代、啟發後人勇氣的重要精神資產,呼籲社會各界正視並傳承這段血淚史。
座談會首場由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主持,主題為「帶英靈回家──從印度、緬甸到台北」。現場播放紀錄影音,重現迎靈過程與戰爭史料畫面交疊,令現場肅然動容。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在影音中指出,超薦遠征軍英靈「向國魂致上至高敬意」,意義殊勝;如同水陸法會中超薦無盡亡靈的悲願,象徵冥陽兩安,並祈願和平永駐人間。
靈鷲山宗委淨念法師於座談會中,分享親身經歷。他回憶隨同心道法師前往緬甸主持超薦法會時,天候驟變,「一陣風,一陣雨,乘風而來,天地同泣」,猶如蒼生悲泣,為國魂迎來回家的路,見證超薦滇緬遠征軍國魂的殊勝因緣。
他指出,心道法師身為緬甸出生的華人,對當地僑胞與國軍歷史有深厚情感,這場法會不僅安撫亡靈,更深深感動了當地僑胞。他強調,這段歷史對台灣極具啟示意義,也期盼這份恩德能繼續傳遞給後人。
與談嘉賓前駐印度大使翁文琪,以從外交與軍事角度分享觀察,補充歷史的多元面向。台企聯常務副會長白中琪則介紹九位抗戰老兵來台參訪的故事,並邀請王惠民上校等人共同討論,從不同角度呈現歷史的厚度與啟示。
主辦單位強調,遠征軍不僅是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歷史見證,更承載著兩岸共同的精神資產。在心道法師主法莊嚴的超薦佛事儀式下,將英靈迎回「家」安奉至忠烈祠受國人「享祭」,不僅讓先烈的犧牲被世代銘記,更提醒世人珍惜今日得來不易的和平。
文/李依如
圖/文獻中心、軍聞社
2014迎靈
回家的路 - 滇緬遠征軍英靈入祀忠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