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說法 依教奉行中展開無我願行
佛法大使羅玉偵行菩薩道20年初心不改








獲選第12屆佛法大使的羅玉偵師姐,與靈鷲山結緣超過20年,在父親往生最需要支持的時候,靈鷲山的安慰,讓她慢慢走出父喪之痛,因為希望也能將佛法的溫暖、智慧帶給別人,從助念讚經、會員、委員、幹部一路走來,圓滿10萬遍〈大悲咒〉成為大悲行者,也是靈性生態種子講師,投身這麼多弘法志業,她絲毫不覺忙碌或辛苦,她說,這全部都是同一件事─依教奉行。
被問到當選佛法大使的心情,玉偵師姐說,這個獎項對她深具意義,不僅是對她多年行持的肯定,也讓她知道自己沒有辜負師父(心道法師)對護法委員的期待,偏離弘法的航道。
從小我轉大我 行菩薩道才能學佛成佛
玉偵師姐說,過去的自己是「小我」,生活繞著先生、小孩轉。現在則轉換到「大我」,所做是對社會、大眾有益的事情。然而,她也坦言,從小我到大我,是有一段歷程,而非一蹴可幾的。她回憶,父親從生病到離世時間很短,當時內心很需要一個依靠,而靈鷲山在父親的告別式誦經,帶給她很大的安慰,於是她加入讚經的行列,不會開車的她為了方便接送師兄、姐讚經,還特地考了駕照。
她認為,從百福會員、護法委員再到幹部,每一個階段都是一種淬鍊,在不同身份的轉換與累積中,她慢慢從做「我」的事情,轉換成做「大家」的事情。雖然擔任會員時開車載大家去讚經,當時並不覺得是「學佛」,直到進入委員、幹部的角色,才真正領悟學佛的真諦。「學佛不是念經、做功課叫學佛,學佛是要成佛」,她如是說。而她認為累積資糧、行菩薩道,才能學佛成佛。
玉偵師姐也分享,行菩薩道一定會碰到很多困難,可以選擇不要做,也可以選擇「我試試看」,在試試看的過程中,結局好壞都沒有關係,只要跨出小我的格局,走向利他,就是有價值了。
積極嘗試 學習中積累珍貴的生命價值
她接著說,很多事情不去做並不會失去什麼,可是做了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例如:她參加靈性生態的師資培訓,因此知道辦活動時怎麼置入靈性生態,對她來說,這是很珍貴的生命價值。她也提到,自己是個積極的人,不會輕言放棄。儘管有時候會覺得辛苦、沮喪,特別是很多事情卡在一起的時候,但是一路走來所有的學習,都是很好的養分,在她沮喪、低落的時候,禪修、定課滋養了她,也消融掉負面的情緒。她並分享深刻的領悟:「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時期,看似做很多件不同的東西,但其實就是在做一件事~依教奉行。」
對剛接觸佛法的新緣及護法,她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很多事情發生時,不要只想著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只從衡量效益的角度做取捨,學佛的航道很容易偏掉。沮喪的時候,可以用依教奉行鼓勵自己,師父叫我們做一件事一定有很多層面的考量,不要想為什麼要做?只要依上師指導去做,接受挑戰,突破自己,提升個人的能力,就會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有價值。
提及未來的展望及願景,玉偵師姐笑著說,身為靈性生態的種子師資,她期許自己在推動靈性生態的道路上,能有更多貢獻,讓更多人一起追隨師父,共同實踐靈性生態的理念,也期許自己在學佛的路上精進不斷,信願堅定地邁向成佛之路。
文/張育寧
圖/文獻中心
被問到當選佛法大使的心情,玉偵師姐說,這個獎項對她深具意義,不僅是對她多年行持的肯定,也讓她知道自己沒有辜負師父(心道法師)對護法委員的期待,偏離弘法的航道。
從小我轉大我 行菩薩道才能學佛成佛
玉偵師姐說,過去的自己是「小我」,生活繞著先生、小孩轉。現在則轉換到「大我」,所做是對社會、大眾有益的事情。然而,她也坦言,從小我到大我,是有一段歷程,而非一蹴可幾的。她回憶,父親從生病到離世時間很短,當時內心很需要一個依靠,而靈鷲山在父親的告別式誦經,帶給她很大的安慰,於是她加入讚經的行列,不會開車的她為了方便接送師兄、姐讚經,還特地考了駕照。
她認為,從百福會員、護法委員再到幹部,每一個階段都是一種淬鍊,在不同身份的轉換與累積中,她慢慢從做「我」的事情,轉換成做「大家」的事情。雖然擔任會員時開車載大家去讚經,當時並不覺得是「學佛」,直到進入委員、幹部的角色,才真正領悟學佛的真諦。「學佛不是念經、做功課叫學佛,學佛是要成佛」,她如是說。而她認為累積資糧、行菩薩道,才能學佛成佛。
玉偵師姐也分享,行菩薩道一定會碰到很多困難,可以選擇不要做,也可以選擇「我試試看」,在試試看的過程中,結局好壞都沒有關係,只要跨出小我的格局,走向利他,就是有價值了。
積極嘗試 學習中積累珍貴的生命價值
她接著說,很多事情不去做並不會失去什麼,可是做了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例如:她參加靈性生態的師資培訓,因此知道辦活動時怎麼置入靈性生態,對她來說,這是很珍貴的生命價值。她也提到,自己是個積極的人,不會輕言放棄。儘管有時候會覺得辛苦、沮喪,特別是很多事情卡在一起的時候,但是一路走來所有的學習,都是很好的養分,在她沮喪、低落的時候,禪修、定課滋養了她,也消融掉負面的情緒。她並分享深刻的領悟:「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時期,看似做很多件不同的東西,但其實就是在做一件事~依教奉行。」
對剛接觸佛法的新緣及護法,她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很多事情發生時,不要只想著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只從衡量效益的角度做取捨,學佛的航道很容易偏掉。沮喪的時候,可以用依教奉行鼓勵自己,師父叫我們做一件事一定有很多層面的考量,不要想為什麼要做?只要依上師指導去做,接受挑戰,突破自己,提升個人的能力,就會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有價值。
提及未來的展望及願景,玉偵師姐笑著說,身為靈性生態的種子師資,她期許自己在推動靈性生態的道路上,能有更多貢獻,讓更多人一起追隨師父,共同實踐靈性生態的理念,也期許自己在學佛的路上精進不斷,信願堅定地邁向成佛之路。
文/張育寧
圖/文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