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孤獨的啟示錄
在一個不夠美好的世界裡,一個宗教家到底如何看待戰爭和和平呢?
加薩走廊自古就有彈藥庫之稱,圍繞著加薩的眾多宗教和種族,爆發過多次的武裝衝突。最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爭端,戰火一再升高,已造成許多兒童的無辜遇害。
每當戰焰最高漲的時候,總有和平之議,但政治上的合謀最後總是功虧一簣,但另方面,我們也見到,有許多宗教家和公益團體在戰爭最劇烈的地區,用宗教和各種公益的力量,展開推動和平的工作。小時候親身經歷過戰爭,明瞭戰爭可怕的心道法師所建立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世界宗教博物館,就是一種祈求世界和平的嘗試。
建立世界宗教博物館從極早即深藏在心道法師的願力裡,那願力來自信觀音的願行,當年縱使眾人皆曰不可行,心道法師仍秉持吾願必行的毅力,讓世界宗教博物館成為了事實。當年,反對者跟心道法師說:「師父,推動和平是很容易挫折的工作,因為只要世界上那個地區發生戰爭,就表示和平的破滅。」心道法師淡淡一笑,說道:「世界上沒有做到一百分的工作,我期許自己最少做到六十分。」
在一個不夠美好的世界裡,一個宗教家到底如何看待戰爭和和平呢?心道法師的意思是,就因為和平是艱難的願望,才需要他繼續的投入和服務。觀世音菩薩不會活在一個毫無病苦的極樂世界,他選擇守望人間,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道路。
想起美國詩人佛洛斯特那首名聞遐邇的詩,當林中道路分成兩條時,他選了人跡罕至的道路。當我們發願跟隨心道法師,就當知道心道法師帶領我們走的也是林中較難走的那條路,每一步都是乘願而來,世界和平像黃昏遙遠的燈火,讓我們嚮往,也讓我們徬徨和堅強。
心道法師帶領邁向和平的努力,植基於宗教家的對話和慈愛本質。這幾年裡,心道法師成為少數幾位拜訪過中東戰火地區的佛教大師,他為戰爭傷亡者的祈福,從不分佛教徒或伊斯蘭教徒。他推動回佛對談,加強世界性的戰爭博物館的交流,就是希望用對話來促進不同鴻溝和堡壘間人們的互信和了解。對話在政治和國界間難以推動時,宗教交流也許反而是可行的道路。
關於和平,關於心道法師的願力,我總想起發願要買一座莊園獻給佛陀的給孤獨長者,只要得到一塊金也拿去鋪地,因為國王給他的條件是,只要用金塊鋪滿那塊地,他就把地送給佛陀。給孤獨為自己贏取了永恆的美名,給我們的啟示則是,縱使和平如此的遙不可及,我們還是可獻上自己手中的金塊。
文:呂政達
圖:李信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