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6
分享
讀給您聽

幫助孩子,就是幫助了世界

2014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沙提雅提前陣子訪台,在演講時盛讚台灣是慈悲土地。他也注意到台灣有上萬名青年志工去海外服務,呼籲台灣人將慈悲昇華為社運,為人類福祉共同努力。這些年來,靈鷲山在心道法師的帶領下,也能感覺欣慰的是,靈鷲人對這片轉化慈悲和愛的土地,也做出了貢獻。就如心道法師所開示的,總是常感覺到個人力量的微小,但結合起來,就會是沛然的慈悲能量。

 

在亞洲,台灣青年志工的人數僅次於韓國,許多人趁著年輕把握機會,前往亞洲第三世界、非洲去做服務的工作,許多貧窮落後的國家,都見得到台灣年輕人的身影,從提供醫療協助、建房子到種植農作物、教英文,都是年輕人服務的項目。擔任國外的志工,不僅開拓了他們的國際視野,甚至也有人因此找到了終生努力的方向,決定以後要往非營利組織去發展,當一名終生的服務志工。心道法師倡導、開發的緬甸弄曼農場,就是台灣青年志工也曾前往服務的目的地,幾年來,前往緬甸服務的年輕人不僅見到了一個南傳佛教國家人民的純樸,也更由衷地服膺著「生命和平服務」的價值。

 

台灣年輕人的生涯新方向,得到沙提雅提的讚譽,也契合著心道法師的生命願景,在某種程度上,這兩人都無異是人生的導師,讓世人看見更多的生命可能,我們從沙提雅提的工作裡,當然也可以得到啟發。沙提雅提致力解救童工,一直在關心童工的福祉問題,這樣的工作是不分國界的,也必須有國際力量的分工合作,才能面對阻礙而不氣餒。沙提雅提說:「讓人快樂,自己更快樂,就會有更多力量。」這句話,其實正是幫助的真諦。沙堤雅提也說:「自己其實是自私的,因為拯救一個兒童,就好像是拯救了自己。」我們從心道法師緬甸計畫的願景裡,自然也到了啟發,因為,緬甸不僅是心道法師的原鄉,回到緬甸就是從原鄉出發,從心尋找到方向,心道法師也說:「每個兒童的心靈,就是一個新世界。」幫助緬甸的孩子,其實就幫助了這個世界。」

 

過去,我們常說,自己因為經濟能力較好,或是有較強的能力,就要去幫忙較貧窮困苦的人,幫助就像是一種必須承擔的義務,然而,從沙提雅提身體力行的故事裡,讓我們感受到,幫助別人也是一種難得的權利,給自己帶來的東西,絕對不輸給自己能夠給別人的幫助。

 

文:呂政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