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1
交流
讀給您聽

出席新德里國際佛教大會 靈鷲山朝聖佛陀發源地

第六屆國際佛教大會8月23到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科學宮(Vigyan Bhawan)會議中心舉辦,靈鷲山、法鼓山及台灣旅遊業者均派代表出席,感受佛教發源地印度帶來的靈性滋養,與佛陀聖地遺址成就正覺的悲智願行。 印度賦予世界最珍貴的禮物是佛陀和他證悟走過的道路,為保存與發揚無形和有形的佛教文化,印度政府旅遊部從2004年開始,與各地方政府輪流主辦國際佛教大會(The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nclave),今年更和日本政府聯合籌辦,以「佛道--生機遺產」(Buddha Path – Living Heritage)為主題,邀請全球29國、200多位僧侶、學者、意見領袖、旅遊業、媒體業等代表共聚一堂,4天活動包括:大型會議、小組討論與佛教現存遺址參訪等。

印度總統柯文德(Ram Nath Kovind)、日本駐印度大使健平松(Kenji Hiramatsu)及貴賓,23日在南傳佛教法師們的唱誦下共同點燈,為第六屆國際佛教大會揭開序幕,也發表「佛陀之地」(The Land of Buddha)全球資訊平台,做為全球佛子或與對佛教感興趣民眾的溝通平台,顯見印度官方的高度重視。 與會貴賓及代表盛讚,從佛陀證悟的教義及實踐過程中,培養出慈悲心與純潔心靈,帶來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佛道不只提供正確的方向,也具有心靈成長、鼓舞人心的正向能量。多位佛教代表另就如何發展真正的朝聖之路,表達了意見和建議。

靈鷲山開山大和尚心道法師畢生苦修實證平安禪法,致力弘揚佛陀法教,長年在國際推動宗教和諧、跨宗教對談與合作、散播尊重包容博愛理念、建立世界宗教博物館、推展生命教育、籌辦緬甸生命和平大學、促進世界和平的慈悲願力,受到佛教界高度推崇,每屆國際佛教大會都獲邀參加,今年也委派代表與會。 「朝聖植福德,成就未來佛種。」心道法師認為,人每天都有善與惡的生滅,要超越輪迴,得到解脫,必須薰陶善業,朝聖是相當好的方式之一,透過朝聖時頂禮佛陀聖地,反省觀照本心,自然能與往昔所造諸惡業解冤解業。

心道法師曾說,佛就是覺醒,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覺性與靈性。諸佛菩薩就在每個人的靈性之中,但靈性因為被蒙蔽,變成會計較,產生貪、嗔、癡、慢、疑五毒的煩惱;為了不要讓五毒破壞彼此的福氣,藉由學習佛法對治習氣,自然都能走上離苦得樂的道路。 文/王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