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0
分享
讀給您聽

[陳雨含師姐] 職涯大轉彎 陳雨含樂在付出

目前服務於樹林中心的陳雨含師姐原本從事保險業務工作,十幾年前面臨工作疲乏與家庭紛爭,她開始正視個人慧命的需求,從此職涯之路大轉折,柳暗花明的生命之旅使她落腳在靈鷲山。 區會楷模的頒獎讚詞稱讚陳雨含師姐「無怨無悔付出,身兼委員與講堂秘書雙重身分,就像7-11一樣服務不打烊」。訪談的過程中,她將三隻無線電話擺放在身旁,深怕漏接任何一通來電,任何時候需要溝通或協調,她都能圓滿每次活動的機會,面對頻繁的來電,也不見她有任何不耐煩的神情,每天接無數通話皆保持柔軟的語調,彷如整合講堂資源、流暢各項工作的潤滑劑。 真誠溝通 化解問題 和靈鷲山的緣分也是在工作中締結,早些年雨含師姐還擔任保險業務時,有一次拜訪客戶,看見客戶辦公室內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雕像,聽著播放的〈大悲咒〉,心生好奇,便向客戶請教緣由,對方談起了靈鷲山,從而認識了心道法師的三乘法脈。 雨含師姐在民國84、85年之間加入靈鷲山志工行列,初始幾年只是參與台北講堂的讚經,對於總本山的儀典和建設都不甚瞭解,當時台北講堂執行長請靈鷲山常委與助念團團長王金祝師姐來輔導她,幫助她更深入了解靈鷲山,她開始參與委員的精進課程,學佛也進入另一個層次。 因緣注定 人生轉彎 一般人對保險業務員的刻版印象或許是能說善道,卻無法使人信賴。雨含師姐與會常法師僅有一面之緣,卻扭轉了這種印象,當樹林中心秘書職缺空懸,會常法師腦中第一人選就想到她,隨即去電邀請。當時正好雨含師姐剛陪朋友在三重向一位仁波切請教人生方向,仁波切告訴師姐不適宜在保險業繼續發展,所以她也正在考量轉換工作,而另一間人壽保險公司也正想挖角她,讓她猶豫不決。或許是因緣俱足,和對方經理約了幾次面談卻總是沒見到面,每次赴約都因故臨時取消,而會常師徵詢的聲音在她心中一次又一次播放著,她隱隱感到因緣注定,於是決定捨棄薪水優渥的業務工作,回應內心的聲音,投身靈鷲山的護法事業。 在到職之前,會常法師請她先跟隨心道法師前往九華山朝聖,她感到很奇妙,好像還沒上班就先參加了員工旅遊,但正是這一趟旅程,幫她開展了心境,學會放下執念,對家裡的紛爭轉而能平靜以待,終於度過了情感上的難關,在91年以平靜心開始擔任樹林講堂秘書。 從衝勁十足、績效一流的保險業務員到佛教教團的講堂秘書,心境調適所需跨過的距離十分巨大,雨含師姐原本以為從此可以過著幽靜清心的生活,沒想到教團的祕書工作真是扎扎實實的忙碌繁瑣,種種活動、法會都要由她居中協調、分工合作,每天說的話、面對的人不比當保險業務的時候少,與人互動溝通成了她持續修行的課業。 行菩薩道 樂於助人 雨含師姐笑稱自己只會做,很少去想,在責任感的驅使下,縱使有辛勞或委屈,也在一個接一個的活動辦理過程中,專心解決各項難題時漸漸淡忘了;有一陣子她感覺壓力很大,經常被委員們當成僧眾一般,以高標準要求行儀,她曾經為此不平,但平時修口修得好,並不隨意出言計較,當任務上門,她不讓自己的心糾結在是非人情上,專注於完成工作而忘記他們的苛求,現在雨含師姐反而感謝委員們督促讓自己更精進。 樹林中心的委員一直維持在三十多人,締結緣分的師兄師姐們來來去去,輪替遞嬗之間人數大致穩定不變,似乎呼應了《心經》所言:「不增不減」,以前只要來護持的委員減少,雨含師姐就會成天擔憂,現在已經不會執著了,也就是這樣的平常心,讓女兒覺得她學佛之後,不再像從前那樣整天嘮叨碎念,觀念轉變了,更能以自在的心情過好每一天,她記得心道法師說:「大家都以為未來的緣會比較好,其實把目前的緣耕耘好就好。」 喜念經咒 累積善業 雨含師姐喜歡念〈大悲咒〉,存下福報以緩衝惡業報應,也鼓勵自己輔導的儲備委員如實做功課,經、懺、咒的誦念不僅能產生心理療癒,有時也有驚喜的感應;她記得有一回念完《梁皇寶懺》,連續三天廚房乾乾淨淨的流理台上都出現大群螞蟻,小生物群集而來,她苦笑只能等牠們自行散去。 或許這也和雨含師姐的一顆菩薩心有關吧!有儲備委員家住得比較遠,每回參加課程或法會都必須長途往返,雨含師姐就會邀她住在自己家;她不僅是樹林中心的秘書,也是同仁之中的香積志工,常在講堂下廚為大家做午餐,採訪這天的咖哩飯、炒青菜熱騰騰上桌,不管是工作夥伴還是訪客,雨含師姐把大家的胃與心都照顧得暖呼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