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萬物皆是生命共同體 入華嚴一起善待地球
開示
萬物皆是生命共同體 入華嚴一起善待地球
《華嚴經》有經中之王的美譽,也是靈鷲山的本願經,靈鷲山2020年9月18~10月4日啟建華嚴法會,透過直播跨時空同修華嚴大法,收攝身心與諸佛菩薩同行成佛之道,次第觀修無窮無盡的法界。《華嚴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宇宙觀,講的就是人與萬物同為一體,而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強調人與萬物是生命共同體、推廣愛地球理念,都與科學家們「人類與宇宙萬物同為一體」的發現密不可分,期待大家入華嚴、善待地球,與宇宙產生正向的連結,成就富貴人生。

佛陀在初成道後,最初三七日中,在定中轉無上法輪,為座中諸大菩薩開演的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經中云︰「統萬法唯一理,貫萬古唯一心。」統領萬法的道理只有一個,心是一切法的本源,所有感受皆源於一心。《華嚴經》是一部清楚說明修行次第的佛教經典,華嚴世界裡所說「珠玉之網」的意境,無限寶珠交錯映照,重重影現,互攝互入,如同靈鷲山的每一項志業,承載著利益眾生、愛護地球的大慈悲、大願力,就像一顆顆光輝燦爛的寶珠,善業互相輝映,每顆寶珠皆映現自他一切珠寶之影,千光萬色,愈見光芒璀璨。

科學家進一步發現,宇宙間的能量是互為流動的,人的意念產生能量,傳遞到宇宙中,宇宙再回饋給個體。意識賦予我們感受美好與痛苦的能力,做為個體,用正向的心去解讀我們的感受,讓宇宙充滿、流動著正面的能量,是我們對宇宙的責任,這也印證佛家說的「起心動念」。科學家Nassim Haramein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跟宇宙交換訊息,《華嚴經》富含宇宙真相與智慧,「不讀華嚴不知佛富貴」,所謂「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印證了心念的轉變立即能傳達整個宇宙,所以造善業,成就善業,自然回饋的就是正能量,心靈的富貴亦從此而來。

萬事萬物環環相扣,2020年地球遭遇空前危機,新冠肺炎全球確診人數每日激增、地球暖化、垃圾成災造成人類居住地減少、糧食短缺及海洋生態遭嚴重破壞,位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也吃進大量有毒物質。蘇非詩人魯米有句深刻的名言:「你不是滄海一滴,你是一滴滄海」,即指出人與宇宙同為一體。科學家認為,宇宙間的訊息不會消失。將石子投入湖面產生水波紋,當投入第2顆石子時,新的水波紋出現,兩個水波彼此相交,但水波各自的波形不會被破壞,各自都記憶完整的訊息。

人與萬物彼此是生命共同體,也一直是心道法師強調的,他進一步解釋生命共同體︰「每個生命共同的現象是無常,共同的源頭叫空性,就像海水裏面的水,海水中的浪花一直生跟滅,浪花起來的時候叫生命,浪花回到水裡面的時候就是水。空性,就是我們的生命共同體。」因為無常,因為時間不待人,佛教勉人勤行善業,而《華嚴經》每一品、每一句,都是希望我們種下善的種子。

心道法師說,我們的身體如同一個房子,房子裡的一切都是記憶跟記憶體,記憶是形成生命的條件,這個宇宙的空間充滿記憶體,記憶體會形成各種不同的生命,記憶體跟什麼東西有關,就會化現出什麼樣的生命。就像大地,土壤都是一樣的,因為種子的記憶體不同,會長出不同的花草樹木。我們要讓生命裡接觸的每個緣,都建立善的記憶~布施的記憶、喜捨的記憶、覺醒的記憶,所以,要經營管理自己現在的生命與未來的生命。

心道法師一直灌輸四眾弟子一個觀念,「對的事情就去做,即便只是很微小的一件事,只要持續下去就會帶來改變。」這樣的觀念正是靈鷲山持續推動愛地球、愛和平運動的最大動力,也是靈鷲山眾多志業蓬勃發展的基石。心道法師決定蓋世界宗教博物館,當時被譏為窮和尚的大夢,如今,宗博館已是跨宗教交流的最佳平台,來自日本、墨西哥、海地、北京等地的跨宗教交流文物展,讓人們認識不同的宗教。

「生命和平大學」是心道法師目前積極推廣的志業,透過教育,將愛地球的理念向下扎根、生生不息。四眾弟子更將「寧靜、愛心、對話、素食、再生、節約、減碳、節水、綠化」九大愛地球生活主張,落實在日常細節中。靈鷲山發起淨灘行動,號召四眾弟子每個月用1小時淨灘愛地球,身體力行,即使看來微小也要持續做對的事。

靈鷲山9月18日啟建為期17天的華嚴法會,歡迎信眾隨喜共修,從種下華嚴種子開始積存善念。心道法師說,如果能發願17天全程讀誦《華嚴經》,當然是最圓滿的選擇,如果沒有17天的福報,就選擇1天、2天,1卷、2卷,也是非常殊勝的,邀請您親身一睹華嚴世界的瑰麗風華,和《華嚴經》浩瀚神秘的宇宙觀,領略經藏裡的智慧如海。

文/張育寧
圖/文獻中心、093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