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華嚴四十二字母
教育
心道法師開示

華嚴字母是華嚴經體、相、用的音聲,聽聞華嚴字母的誦持能夠清淨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讓我們能夠「同圓種智」,「同圓種智」就是有如同佛圓滿的智慧,能夠發起和佛一樣的慈悲願力跟信心。

了意法師講經

有名的華嚴四十二字母,即是善知眾藝童子,所成就的字解脫法門。這個殊勝難得的法門「因言而入,因字而得」,能以四十二種音波,成就一切有為、無為之法。這是全方位的種子字,過去諸佛因此成就。在中國、日本、韓國,亦有許多名山寶剎、高僧大德依此法門念誦修持。

華嚴境界有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法界、事事法界。其中事事無礙法界即是能將世俗諦及真義諦相互圓融,無二無別的一真法界,而行者若能依此四十二華嚴字母修持念誦,足能契入華藏智海。

善財五十三(三十六)~菩薩善知眾藝字智解脫門

善知眾藝童子離遍友童子的住處不遠,善財童子一轉眼間就到了。見到善知眾藝童子的善財童子,立刻向他頂禮著說:「聖者,我已先發了菩提心,但不知道行者應如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我聽說聖者循循善誘人,希望能為我解說!」

善知眾亦藝童子說:「善男子,我所證得的就叫作『菩薩善知眾藝字智解脫門』。在這個法門中,我恒持字母,而得以進入般若波羅蜜門。因為我所恒持的這些字母都是書寫解脫的根本,它們也是一切文字的根本,世間上的一切事物,都因有字才有語,有語才有名,有名才有義,能了解義,將可獲知更多的道理。凡是想要進入般若波羅蜜門的人,應該要先認識這些字母,一但進入般若波羅蜜門以後,我們就可以了悟一切言說,皆是不可得,唯有離言絕相,才可以進入悟境,可是要進入悟境,還是非要賴『因言而入因字而得』不可!」

「善男子,當我們在
唱『阿』字時,即悟可以菩薩的威力入無差別的境界;
唱『多』字時,即悟清淨無染,不能刻意強求,否則將不可得;
唱『波』字時,即悟諸法平等,普照法界;
唱『左』字時,即悟一切法遠離生死;
唱『那』字時,即諸法沒有性相,言說文字皆不可得;
唱『邏』字時,即悟一切法遠離世間時,使愛友因緣不能顯現;
唱『柂』字時,即悟不退轉方便之門,如何獲得;
唱『婆』字時,即悟一切因離縛解,才可入金剛場;
唱『茶』字時,即悟一切法因離矯穢,而可獲得清涼;
唱『沙』字時,即悟一切法了無罣礙,如心湛然;
唱『嚩』字時,即悟一切法言語道理,能尋安住;
唱『哆』字時,即悟一切法真如不動,圓滿發光;
唱『也』字時,即悟諸法如實不生,即使諸乘積聚也不可得;
唱『瑟吒』字時,即悟知一切法不可得,即能普光明習煩惱;
唱『迦』字時,即悟萬法無差別;
唱『娑』字時,即悟一切法時平等性不可得;
唱『麼』字時,即悟一切法我所執性不可得;
唱『伽』字時,即悟知一切法不可得而後能安立;
唱『他』字時,即悟其如平等,是所依處,可生出一切;
唱『社』字時,即悟入世間海,本來清淨無波;
唱『鏁』字時,即悟念一切佛莊嚴,最安穩;
唱『柂』字時,即悟一切法性不可得;
唱『奢』字時,即悟諸佛寂滅相;
唱『佉』字時,即悟一切法等於虛空不可得;
唱『叉』字時,即悟一切法盡不可得;
唱『娑多』字時,即悟消除諸惑障,開淨光明;
唱『壤』字時,即悟作世間智慧門;
唱『曷攞多』字時,即悟生死境界智慧輪;
唱『婆』字時,即悟一切智宮殿圓滿莊嚴;
唱『車』字時,即悟修行方便藏各別圓滿;
唱『娑麼』字時,即悟隨十方現見諸佛;
唱『訶婆』字時,即悟可觀察一切無緣眾生,方便攝受,合出生無礙力;
唱『縒』字時,即悟一切無慳無施,趣入一切功德海;
唱『伽』字時,即悟諸法不厚不薄的平等性;
唱『吒』字時,即悟能隨願普見十方諸佛;
唱『拏』字時,即悟一切法無邊無盡,常觀字輪;
唱『娑頗』字時,即悟化眾生究竟處;
唱『娑伽』時,即悟一切法不可得,得廣大藏無礙辯光明輪遍照;
唱『也娑』字時,即悟宣說一切佛法境界;
唱『室左』字時,即悟一切不動相義;
唱『侘』字時,即悟以無我法,開曉眾生;
唱『陀』字時,即悟一切法輪差別藏。」

「善男子,當我在唱這四十二個字母時,即入這個四十二般若波羅蜜門,也由這個四十二般若波羅蜜門為首,而更可入無量無數的般若波羅蜜門,能於一切世出世間善巧之法,以智通達於彼岸,像那殊方異藝,都能咸綜無遺,對於文字算數,也能瞭然無礙。並能深究醫方咒術,以療治眾生疾病。有的眾生被鬼魅所持,被怨憎咒詛,被惡星變怪,以及死屍所奔逐,有的癲瘋,有的贏瘦,如此種種疾病,都能獲得救助。尤能差別金玉珠貝,珊瑚琉璃,摩尼硨磲,一切寶藏的出生地方,品類的不同,價值的多少,又善於觀察天文地理、人相吉凶,鳥獸音聲,雲霞氣候,年穀豐儉,國土安危,凡是世間所有的技藝,莫不具足。又能分別出世之法,正名辨義,觀察體相,以隨順修行,而能無疑無礙,無愚暗,無頑鈍,無憂惱,無沉波,而沒有不能現證在他的境界的。」

「善男子,在摩竭提國中,有一個聚落,當中有一個婆咀那城,那裏的賢勝優婆夷,具有大功德行,我就介紹你去向她請教吧!」善財童子很感激善知眾藝童子的引見,他很虔誠地向他頂禮致謝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