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經典小講堂】華嚴經講什麼 普賢行不行?
教育
國人一向尊崇四大菩薩,分別是:一、浙江普陀山的觀音菩薩,二、山西五臺山的文殊菩薩,三、四川峨眉山的普賢菩薩,四、安徽九華山的地藏菩薩;他們代表了悲、智、行、願之特質。而在《華嚴經》中則以普賢菩薩為主要角色,文殊菩薩次之,他倆與毘盧遮那佛被尊為「華嚴三聖」。

「普賢」在中文譯為「遍吉」,那麼「普賢行」便是「普遍地幫助眾生獲得吉祥圓滿」之行動。以《華嚴經》來說,欲瞭解「普賢行」,不妨熟讀以下三個段落:

第一,普賢菩薩的二千行門,見〈離世間品〉。

第二,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以普賢菩薩為終點站,具有證入法界、圓滿落幕的意涵,見〈入法界品〉。

第三,普賢之廣大行願,表現在「十大願王」,見四十華嚴的〈普賢行願品〉;以下便依這三點作述釋。
所謂「二千行門」即「二千種實踐菩薩道的法門」。茲舉一例,在說明身為菩薩如何能「心得安隱」時,普賢提出十件事,他說:

「所謂:自住菩提心,亦當令他住菩提心,心得安隱;自究竟離忿諍,亦當令他離忿諍,心得安隱;自離凡愚法,亦令他離凡愚法,心得安隱;……。」按,古文中「隱」、「穩」二字同,「安隱」即「安穩」。

經文明顯地指出「要求自己」、「幫助別人」就能「心得安隱」,這不是菩薩的基本功夫嗎?可知行菩薩道、自助助人並不困難,端看你下定決心否。

在善財童子的參訪行動中,普賢菩薩是最後一位善知識,他告訴善財:

「善男子!我莊嚴佛土,以大悲心,救護眾生,教化成就,供養諸佛,事善知識;為求正法,弘宣護持,一切內外悉皆能捨,乃至身命亦無所吝。」

讀畢令人讚嘆,我們把「大悲」、「護眾生」掛在嘴邊,但常常陷入光說不練的地步,怎能不慚愧?

「普賢行」的最佳典範、最膾炙人口應是〈普賢行願品〉中的「十大願王」,其內容是: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最後又說:「菩薩如是所修○○,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按,○○二字可置入十種語詞。

普賢菩薩到底行不行?看看上文的「無有窮盡」、「無有間斷」、「無有疲厭」,這種永無終止的使命感,不是驅策我們不斷「向前行」嗎?他行,我們當然也行。

文/曹郁美(本文轉載自有緣人第2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