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亮起來!靈鷲山機電團隊入駐

花蓮光復鄉災後重建,階段性居家清淤工作陸續完成,政府期盼水電、木工、泥作專業志工投入救災行列。靈鷲山佛教教團立即啟動機電專業團隊,4部車連夜進駐花蓮,透過專業知識與技術,協助家戶恢復燈光照明和水源供應,儘快回歸便利生活,讓光復亮起來!

許多鄉民在重建家園的同時,也面臨生活品質和心靈重建的挑戰。一個人的改變雖然微小,持續、穩定地做,卻可累積巨大的正能量,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性月法師說,這支機電團隊由新北、彰化和桃園的志工及專業廠商組成,大家各展所長,緊密合作,配合政府第二階段的救災進度。

在受災區,團隊不僅致力於修復基礎設施,更重視提升社區的生活品質。包括:檢查線路漏電、排水管清淤、電燈、插座、開關復原、更換不勘使用器材,讓鄉民有基本的燈與電可以使用。

機電團隊各展所長   配合政府救災

團隊第一天前往現場時,發現很多家庭的電箱多被泥土封阻,團隊全力以赴解決。除了水電,床墊枕頭等臥具,需求量也很大,「光復區關懷服務中心」是靈鷲山的據點,持續補充提供鄉民需求;法師也不斷為他們誦經祈福,回向早日走出陰霾,重獲希望。

隨著救災工作深入,鄉民的心靈重建及關懷陪伴更顯重要。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曾慈悲開示:「菩薩道唯一的重點,就是不忘失眾生的苦,不忘失菩薩道的慈悲,不忘失佛陀的啟示。有善業要服務,才能堅固慈悲。」

靈鷲山在「光復區關懷服務中心」持續提供物資支援,青年團的年輕孩子也分批進駐協助。花蓮中心監院寶臻法師分享,很多人的家和店鋪已經消失,心靈的創傷需要陪伴與支持,除了實質的物資關懷,也會陪伴鄉民一起重建光復!

法師強調,建立長期關懷是幫助受災者減輕心理負擔的重要方式,希望能持續建立情感連結,讓他們在重建家園時期感受溫暖。

文/柯玫如
圖/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花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