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鷲山桃園講堂楊素月師姐與靈鷲山結緣20載,從初期的懵懵懂懂到承擔委員、會長,並擔任
水陸法會燄口擺設組跟煮食組的組長。20年的服務之路,她深刻體認服務和承擔是一種福氣,更期許自己用有限的人生,創造無限的價值。她說:「學佛是很快樂、幸福的事,會讓我們的人生更精彩、順遂。」鼓勵大家加入學佛的行列。
承擔是學佛的轉捩點 柔軟心接緣獲肯定
獲知當選佛法大使的那一刻,素月師姐非常的意外跟欣喜,因為西區還有很多資深的師兄姐,她覺得自己還算是新人,但也是這樣的肯定,激勵她更要好好去服務跟弘法。她也說,這個獎是屬於西區的、是24分會所有成員的, 因為大家的付出、團結、共同成就很多活動,才能領到這個獎。
她說,承擔任委員是一個轉捩點,在法師與師姐的鼓勵下,承接24分會的會長,有機會服務大眾為自己造福。投入後,她才漸漸開始了解佛法,也學會柔軟與轉念。她說,當會長一個人要對應很多人,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習氣跟個性,所以身段要非常柔軟,還好她有開花店的經驗,知道如何應對不同性格的人,她以真誠的心待人,把每一個人當成家人,也做得很歡喜,並連任24分會會長。
她也提到,自己當委員後最大的改變是學會「轉念」。她笑說,過去常會想:「為什麼每次都叫我做?」但隨著投入越深,漸漸體會到「做是做給自己,不是做給別人。」多付出就多培福報。她也感恩法師與師姐們的信任,讓她在年輕時有機會承擔責任,在服務與學習中成長許多。
剛承接會長時,素月師姐因為地緣關係,認識了新竹共修處的高傳鑑師兄,她說,當時兩個分會在桃園講堂監院妙慧法師的帶領下,共同護持新竹寶屹寺。大家一起做志工、鋤草、整理環境,擦油漆、擦窗戶,做得很高興。雖然當地交通不太方便,但有車的人都會主動開車接送,彼此照應。後來雖然因為桃園買新講堂的緣故,大家重心暫時移轉,但一起護持寶屹寺的日子,是她覺得很快樂的一段時光。
接引夫妻檔志工 見證利他也會成就自己
素月師姐也分享,2012年在朋友的接引下,到桃園巨蛋擔任水陸插花組志工,能貢獻出自己的專長她覺得很法喜,漸漸孰悉水陸法會後,她開始邀約朋友做燄口組志工,也接引很多人學佛。最為她津津樂道的是,她接引了一對夫婦。太太罹患乳癌,先生患有胰臟癌第四期,素月師姐先是接引太太來當志工,而後也鼓勵太太帶先生一起參與,現在夫妻兩人當志工已經11年,身體都還很健康,樂在服務,太太現在也加入護法、弘法的行列,成為委員,讓素月師姐更堅信「利他,也會成就自己」。
素月師姐的兒子,先是跟著她一起去當燄口志工,雖非本科系但對烘培極有興趣的他,在媽媽的鼓勵下,跟著去參加齋僧,他雖然考到證照,但缺乏實踐的經驗,參加齋僧,從師姐們身上學到豐富的經驗,彌補了實務上的不足,讓他很開心,現在他不只常常參加齋僧,也主動報名水陸法會。
素月師姐也說,獲選佛法大使,她更堅定要持續地接緣弘法,她認為,年輕一代很重要,佛法要年輕人來傳承,才能永續,她也鼓勵大家把年輕人「捐」出來。佛法要年輕人來傳承,才能永續。她提到,未來西區規劃年度全山志工服務後,再帶著志工前往參訪福城,讓志工也能熟悉這個年輕化、科技化的平台,對佛法產生興趣。
對於已投身護法工作的委員與幹部們,素月師姐表示,弘法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道場,在服務與承擔的過程中,不僅能培養慈悲與智慧,自己也能有所成長。她特別感謝護法會秘書長寶月法師的用心,每次四季營活動,都讓她們學到許多新知與技能。她笑說,自己以前對3C產品並不熟悉,因為法師的鼓勵與帶領,才慢慢學會使用,甚至能應用在弘法與服務中。
師父說「做就對了!服務和承擔是一種福氣。」素月師姐將這句話銘記在心,期許自己用有限的人生創造無限的價值,邁向精彩幸福的人生!
文/張育寧
圖/文獻中心、楊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