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團體中共修 以慈悲心廣結善緣

獲選2025年佛法大使的林皕薈師姐與靈鷲山結緣近30年,從職工、志工、委員到護法會新北市B區願力委員聯誼會會長,一路走來,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體悟。她分享:「從代理幹部開始跟著大部隊走,我才真正開始有學佛的自覺,清楚明白這是我要走的路。」

談到這份殊榮時,她笑著說:「獲頒今年佛法大使的消息,大家瞞我瞞得好緊,得到的時候滿開心的,很驚喜。」她回憶,自己很早便投身靈鷲山,先後加入百福會員、報名水陸法會,許多因緣就這樣自然展開,並非刻意安排。新北B區會拓副執行長春菊媽媽每逢三節都會問候她、關心她,也常常主動邀約她參加活動,讓皕薈師姐感到被悉心照顧。也因此,即便工作繁忙,她始終不忘委員與願委的使命,用心服務信眾。

修行要在團體裡 從堅持完美到尊重包容

皕薈師姐表示,剛進入靈鷲山時,她負責整理靈鷲山大事記跟師父(心道法師)年譜,看到師父的修行歷程以及靈鷲山在做的事,她知道這是一個有正信、正法的團體,這也是她非常信任靈鷲山的原因。此後也陸續在出版中心、國際榮譽董事總會服務,她非常有感觸的就是,師父說:「修行要在團體裡面。」

皕薈師姐以自己為例,以前自己的工作性質比較個人導向,圖書館館員、廣播電台主持人等,並不擅長跟人相處,然而當委員、當幹部後,她發現自己耐心變好了、腰變柔軟了,講話沒有那麼直接。她才了解,以前師父說工作即修行,她只聽到承擔的那一半,沒有想到要柔軟、要尊重他人的感受。而「完美」本身並非最重要,也難以真正定義。只要傳遞的是正法,每個人因其專業背景而有不同的展現方式,不必執著於單一的標準。

職場一念結善緣  超度因緣繫情義

從願力委員到成為願委會正式會長,一路走來許多親身體驗,讓皕薈師姐深刻地體會到「廣結善緣」的重要。她分享了姊姊的一段經歷:

姊姊曾在證券公司擔任營業員,當時服務的一位客戶王哥(化名),在股市頗具名氣,也常照顧姊姊。多年後,姊姊早已離開證券業,某天卻突然接到友人來電,要她趕往醫院見王哥最後一面,消息來得非常突然,人生真的太無常!雖然他生前事業有成、家產豐厚,生活風光,但親緣淡薄,且未對遺產妥善安排,最終引發不少紛爭。在皕薈師姐的建議下,姊妹倆與證券公司的好友集資,共同為王哥報名水陸內壇與燄口為其超度、解冤釋結。

令人意外的是,當天報完水陸,姊姊就夢見自己懷抱著一名嬰兒,站在廣闊的海面上。四周鯊魚群環伺,欲靠近咬食嬰孩,但皆被她一一擋下。忽然,夢中場景變換,懷中的嬰兒成為一個小男孩身著西裝,整裝待發。幽冥戒佛事時,姊姊想起王哥生前身價百億,往生後連一場佛事都需要幾個好朋友集資,不禁悲從中來,此時耳邊卻傳來王哥瀟灑的聲音:「不要哭、不要難過,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皕薈師姐感慨,王哥一生際遇,正如師父所言:「人生如戲。」若非當年王哥在職場多所幫扶結下善緣,後來姊姊也不會為他籌募內壇牌位,助其超度。她也因此更加確信,廣結善緣的力量遠超過我們的想像。王哥的故事讓她看見,每一次無私的付出,都是為自己種下善果。真心誠意地幫助他人,這份善行將會以不可思議的力量回歸自身。

跟隨大部隊精進  體會修行讓世界更美好

皕薈師姐分享,代理願委會長一年半承擔幹部職責後,她才真正跟上大部隊的步伐,開始做定課、固定禪修,積極參加靈鷲山活動。也是從那時起,才生起學佛的自覺。她表示,可能是長期浸淫在學佛環境中,專注於學習心念轉換,並未察覺已經踏上修行這條路。

皕薈師姐認為,覺知到要踏上學佛這條路時,便自然會觀照身口意,留意起心動念。這種內在的轉變,讓她發現每個人都很和善,無須刻意自我提醒,時時面帶笑容,與人交談輕聲細語,周遭一切都會變得美好。

獲選為佛法大使,皕薈師姐有什麼話想對跟大家說?她說,世道紛亂,戰事不斷,天災人禍無時無刻在發生,很多人看到這個狀況,會覺得地球就要毀滅而自暴自棄,覺得不需要修行。但她認為,佛法就是給人希望,佛教徒相信因果、相信輪迴,相信做一個好人會有好的回報,那就是一種「希望」!

有的人會質疑,如果真的有佛法,世界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公平?她認為,如果覺得世界不公平,更要相信佛法,因為只有佛法告訴你,因果最公平,這就是給苦難的人一個希望!希望這個事情,雖然虛無漂渺,但你只要相信,它就存在,跟信仰一樣!相信即存在。

最後她說,師父說:「修行是做法,不是說法。」只有真正接觸佛法才能認識佛法。新北B區今年開辦很多課程:四期教育般若期、生命關懷、三皈依、水陸共學等,從基礎開始次第學習,都是為信眾廣開大門。今年在寧靜教師團的指導與帶領下,開辦兒童班,課程內容以靈鷲山六項生活原則為核心,讓幼稚園及國小學童能夠在歡樂、安全的環境下學習佛法。她邀請大家一起共學,親身感受佛法的智慧與慈悲,在不斷薰習的過程中覺醒生命的價值。

文/張育寧
圖/文獻中心、林皕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