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大悲行者信願化行 成就靈性與慈悲

百萬大悲行者陳怡如師姐,將師父的開示做為核實自己修行的標準,將觀音十心運用在生活中,從圓滿10萬遍〈大悲咒〉成為大悲行者,到如今百萬大悲行者,時時觀照自己的言行。她說:「10萬遍開始就是大悲行者,要時刻謹記,提醒自己,讓身口意能相應這個殊榮。」

因為法師曾到家中普照而與靈鷲山結緣,從念《普門品》認識〈大悲咒〉進而能流利背誦,怡如師姐與靈鷲山已結緣22年。開山住持心道法師斷食閉關時,靈鷲山發起持誦〈大悲咒〉供養,從那時起,怡如師姐就每日持誦〈大悲咒〉不間斷。而後靈鷲山推廣佛國護照,圓滿〈大悲咒〉10萬遍可授勳為大悲行者,怡如師姐一年就圓滿10萬遍,而後持續堅定持咒,9年內成為百萬大悲行者。

堅持比數字重要 把大悲行者當做里程碑

雖然在40歲就成為百萬大悲行者,怡如師姐認為,「持續」做這件事才是重點。她說,每天念多少遍都沒關係,每天都持咒才是重要的。她分享,一開始因為有目標,一有空就會趕快持〈大悲咒〉,而後持咒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不持咒反而會覺得怪怪的。她笑著說:「我可以不要吃飯, 但我一定要念〈大悲咒〉」她也提到,師父的教誨、開示,都加強她持誦〈大悲咒〉的信心。師父說,我們因為上輩子彼此結了善業,這輩子才會聚在一起。她曾問過師父,自己是不是要持誦〈大悲咒〉到眼睛閉上那一刻,師父告訴她,不是,是生生世世都要念〈大悲咒〉,它是我們跟觀音的連結。

怡如師姐也提到,以前沒有持咒的時候,閒下來會胡思亂想,會擔心很多事情,開始持咒後,有一天發現,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都是庸人自擾,她說,持咒的習慣讓人減少妄念,這是最讚的事。

善用零碎時間、少聊八卦是怡如師姐持咒的不二法門。對於剛接觸〈大悲咒〉的人,她認為不要因為數字迷思,讓持咒變成壓力,當能做到持〈大悲咒〉很開心的時候,再來發願,把成為大悲行者當做鼓舞自己的里程碑。

發自內心相信 用自身行為影響他人

怡如師姐說,持〈大悲咒〉第一件事情是要相信,有時候會遇到很多考驗、障礙,有一天她轉了念頭:「這是菩薩在考驗我對〈大悲咒〉有沒有信心,我就不管,就念而已。」她認為,很多事情的推廣,是要真正內化,發自內心的去相信、認同,從而實踐,把它變成自己的一部分,用行為影響別人,才有可能讓身邊的人跟著改變。

當圓滿10萬遍成為大悲行者之時,她時時藉由師父開示檢視自己,持咒是否持續精進?修行是否落實於身口意之中?能否承擔大悲行者的榮銜?如果被授勳為大悲行者,但身口意看起來像沒修行的人,人們是不是會對「大悲行者」這個榮銜產生質疑?

師父(心道法師)說,念〈大悲咒〉後會清理很多不好的種子,怡如師姐深有同感,她說念了〈大悲咒〉後,負面的思想少了很多,並且善緣俱足。近來她爸爸受病障所苦,她也跟著忙碌相關事宜。然而,從就醫到住進養護中心的過程中,處處都有貴人相助,醫師及養護中心員工對父親的悉心照顧,讓她對〈大悲咒〉升起更堅定的信心。

怡如師姐也參加了今年舉辦的大悲閉關「觀心之音」巡迴講座,講者阿根師兄分享很多小故事,傳遞如何以大悲十心契入「靈性生態」的意涵。講座中也分享了,持〈大悲咒〉可以獲得靈性的提升,開啟慈悲心。她發現,這跟自己持咒的結果是相符的。

師父開示曾說過:「如果持〈大悲咒〉,沒有把大悲十心拿出來用,等於沒有用。」怡如師姐謹記教誨,她說,就算沒辦法把十個心都拿起來應用到生活中,至少在生活中也應該努力實踐一、兩個心。她最常用到的是恭敬心跟卑下心。存有恭敬心,就會恭敬每個人,不會產生對立。常常我們都把「我」放得很大,所以都看不到別人。

卑下心能夠讓我們把我縮小,看得到別人的優點。她也提醒大家,持咒固然重要,但不要忘了要將觀音十心應用在生活中。她說,師父有很多對〈大悲咒〉的開示,感到疑惑或信心不足時,可以用師父開示去檢核自己到底是不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信為道源功德母,怡如師姐以堅定信念持誦百萬遍〈大悲咒〉,近20年如一日,把修行融入日常,將觀音十心化為行止,也讓我們看見,持咒貴在恆心與正信,將慈悲融入生活,才能真正與觀世音菩薩相應。

文/張育寧
圖/文獻中心